探索荆楚文化与数字创新设计之旅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考察课程纪实

发布时间:2025-03-2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教务科)为深化专业教学数字化改革,3月10日至15日,我院艺术设计2301、2302班及数字媒体艺术设计2451班师生赴宜昌开展为期六天的专业考察外出教学活动。副校长罗保山带领相关部门领导一行,以及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毛晓凛、学生科科长喻虹于3月11日、12日分赴宜昌开展外出教学视察工作。

本次考察以“设计思维、数字化工具、项目执行”三大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聚焦荆楚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与创新设计。师生团队先后深入宜昌博物馆、宜昌美术馆、宜昌移民博物馆、猇亭古码头、三峡人家等文化地标,开展沉浸式专业研习。学生分组进行了实地拍摄和资料收集,记录下三峡人家的美丽风光,用文字和镜头捕捉人文故事。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让学生们对荆楚文化和三峡地区的历史变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博物馆参观考察期间,学生们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热情与学习主动性,积极与博物馆解说员进行沟通交流。现阶段,博物馆、美术馆引入大量数字化资源与体感交互环节,使学生能够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场景,直观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与艺术价值。数字化展陈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应用。学生们通过互动装置、数字导览系统等,亲手操作、实时体验,将静态的文物与动态的数字化展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方式,使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技巧,为后续的专业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考察期间,陈、胡明两位教师充分利用晚上空余时间,学生开展专题指导,助力学生将考察成果转化为设计实践。围绕宜昌的人文、景观、文物、生活、食品等方面,系统讲解了后期设计主题与方向的选择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解析了文创产品设计的完整流程。

两位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从文物及装饰中提取文化元素并进行艺术重构,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从灵感捕捉到创意落地的全过程。此外,他们还深入讲解了文创设计的构思方法与创意表达技巧,系统介绍了不同设计风格的特点及其应用场景,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文创成功案例,帮助学生拓宽设计视野,提升创新思维。

此次专业考察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的成功探索,更是我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创新设计为驱动的育人理念,为培养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贡献力量。

学生参与三峡人家文艺表演

罗保山副校长、校团委陈菡书记指导专业考察工作

 

学生参观宜昌博物馆

 

胡明、陈兵老师指导学生


上一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赴江西婺源开展“文化寻根·数字赋能”实践教学 下一条:深化产教融合,共育数字创意人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