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之——恩施土家族特色服饰与民族舞蹈

发布时间:2022-12-09 发布者:张沙沙 程丽琴 浏览次数:[]

恩施土家族文化历史悠久,它伴随了土家族的生存和发展,传承与演变。与其生活的环境、民族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宗教的信仰以及习俗的演变紧密相连,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独有的民族特点和艺术特色,体现了土家族文化艺术的精湛造诣和独特风格,成为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风景之一。

为响应学校“非遗进校园”系列文化活动,艺术与传媒学院聚焦恩施土家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了骨干教师设计并制作了一系列土家族特色服饰、编排了土家族特色民族舞蹈——摆手舞,将二者有机结合在校运动会上向全校师生进行了展示,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通过繁丽多姿土家族服饰、色彩斑斓的土家西兰卡普、娱神娱人的傩戏仪式舞蹈等向全校师生展示恩施土家族所保留下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恩施土家族摆手舞服装的设计与制作

FE92

图1 土家族特色服饰设计效果图(张沙沙老师设计)

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土家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与传媒学院组织服装专业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恩施土家族服饰调研,包括小红书、抖音、设计网站等线上调研,询问亲戚朋友、同学等方式线下调研,掌握了大量关于恩施土家族服饰文化相关资料。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骨干教师——张沙沙(校优秀青年教师)老师带领同学们筛选有效素材,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土家族特色民族服装的设计,最终在众多服装效果图中确定了图1所示的三款效果图。

3860D

图2土家族特色服饰成品图(张沙沙老师设计、毛晓凛老师指导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制作)

随后艺术与传媒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教研室主任毛晓凛老师组织服装专业学生根据效果图的设计,进行样衣的制作,从购买面料、白坯布试样、改版、样衣制作,经过无数次修改,最终定款。学生在设计与制作土家族特色民族服饰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土家族独有的民族特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继承和发扬了土家族优秀的民族服装文化遗产。

2、土家族特色摆手舞成就运动会最美方阵

30ABE

图3土家族特色服饰在校运动会上代表艺术与传媒学院进行方阵展示

1F5FA

图4身着土家族特色服饰的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方阵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跳土家族特色摆手舞

在今年秋季校运动会开幕式上,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方阵身着土家族特色服饰跳土家族特色民族舞蹈——摆手舞,在歌舞乐中向全校师生展示土家族特色非遗文化,打造了本届运动会最美方阵。该舞蹈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冯舒雅老师编排,冯老师利用专业特长,在空余时间自学摆手舞,融会贯通后将有特色的摆手动作编成新舞。然后在全院学生中选拔热爱舞蹈且愿意学习摆手舞的学生进行团体舞排练,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直观地了解摆手舞非遗,增强对恩施土家族文化的热爱。

3、土家族特色服饰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

34B88

图5土家族特色服饰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模特为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

4、土家族特色服饰3D动态秀代表学校参加2022年武汉服装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年会

379D8

图6土家族服饰3D动态秀(武汉服装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年会交流会展示视频截图)

在我校承办的2022年武汉服装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年会上,艺术与传媒学院推出的“土家族服饰3D动态秀”代表我校在服装智能制造等服装前沿技术领域里的最新成果在年会上进行了重点展示。

我国的非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成为当代大学生们的“必修课”,不仅丰富了学生们校园生活,增强了学生们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了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将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事相结合,学会呵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传统。本届“非遗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零距离、亲身参与、亲眼观看感受土家族特色服饰和民族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播下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的种子,可谓给恩施土家族非遗传承带来“一脉香”。通过本次“非遗进校园”文化建设,不但启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且能够引导广大学生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为非遗传承创新续上薪火,加深学生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上一条:共创数字化-服装智能制造的转型 -武汉服装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2022年年会 下一条:艺术学院开展2023届毕业生实习暨离校安全教育讲座

关闭